基本信息
| 事项编码 | 11110000000021207E2110210027000 | 事项类型 | 行政处罚 |
| 实施主体 | 北京市财政局 | 所属机构 | 北京市财政局 |
| 行使层级 | 市级 | 实施主体性质 | 法定机关 |
| 运行系统 | 无 | 权力来源 | 法定本级行使 |
| 处罚的行为 | 对供应商在政府采购中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行为进行处罚 | ||
| 处罚的种类 |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责令停产停业 | ||
| 处罚的幅度 | 罚款、一至三年内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 ||
| 处罚结果名称 | 行政处罚决定书 | ||
显示更多

办理流程 查看流程图
无
| 办理环节 | 办理步骤 | 审查标准 | 办理结果 |
|---|---|---|---|
| 检查立案 | |||
| 检查 | --【展开】 | --【展开】 | |
| 立案 |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及时立案。【展开】 | 立案审批文书【展开】 | |
| 调查决定 | |||
| 调查 |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表明执法身份。依法调查和保存证据。【展开】 | 调查笔录、证据文书【展开】 | |
| 告知 | 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展开】 | 告知书【展开】 | |
| 决定 | 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展开】 | 行政处罚决定书【展开】 |
设定依据
无
|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
| 依据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 发布号令(文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 |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25条】【第1款】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 【第77条】【第1款】【第3项】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展开】 |
| 【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 依据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
| 发布号令(文号) | 国务院令658号 |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恶意串通,对供应商依照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一)供应商直接或者间接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处获得其他供应商的相关情况并修改其投标文件或者响应文件; (二)供应商按照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的授意撤换、修改投标文件或者响应文件; (三)供应商之间协商报价、技术方案等投标文件或者响应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四)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供应商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五)供应商之间事先约定由某一特定供应商中标、成交; (六)供应商之间商定部分供应商放弃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或者放弃中标、成交; (七)供应商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之间、供应商相互之间,为谋求特定供应商中标、成交或者排斥其他供应商的其他串通行为。【展开】 |
| 【部门规章】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修订) |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
| 依据名称 |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修订) |
| 发布号令(文号) | 财政部令第87号 |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串通投标,其投标无效: (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或者联系人员为同一人; (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展开】 |




加入收藏
手机查看
指南意见征集
咨询
投诉
建议
办件查询
快递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