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加速形成数字经济新生态

来源:亦城时报

日期:2024-07-08 16:30

  多重政策叠加利好,数字经济动能强劲。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4年4月,北京经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1872亿元,位列全市第二,增速达到14.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聚焦自主创新

  推动核心数字技术攻关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人形机器人受邀当央视记者……近日,北京经开区的人形机器人身兼多职,人气火爆,“黑科技”联动的背后,是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奏响“协奏曲”。

  北京经开区坚持创新驱动,重点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引领企业推动核心数字技术攻关,形成一大批前沿创新成果。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方面,北京经开区充分发挥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带头作用,搭建人形机器人整机系统架构,并完成论证,有效支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6月29日,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亦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方案》,开放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产生活路径机制,推动大模型在产业垂直领域深度应用。走在前列的北京经开区,早有一大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率先落地,如京东实现618数字人的规模化应用;阿尔特汽车“AI驱动的整车研发数智系统”;亚信安全“信立方”安全大模型、大模型安全网关、智能协同防御平台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为信息安全提供坚实屏障……当天,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院和北京AI原生产业加速平台正式揭牌,为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推动重点行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经开区通过加速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年初首飞、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欢乐春节号“一箭五星”、谷神星一号十天三捷……今年北京经开区预计发射商业火箭超过30次,发射密度比去年预计增长130%。为帮助企业逐梦星辰大海,北京经开区成立专班服务商业航天企业,并出台了18条商业航天支持政策,启动商业航天“参天计划”、打造空天街区和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等,积极打造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世界航天产业创新新地标。

  聚焦场景牵引

  深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从北京亦庄到大兴机场能打自动驾驶车了。”……选择上下车站点,确定出行时间,便可预约一辆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自动驾驶汽车。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今年2月开通往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自动驾驶乘用车载人示范应用以来,目前共有4家企业的40辆智能网联乘用车获准开展示范应用,其中20台车辆已有序步入商业化试点阶段。这是全球首个首都城市机场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高速载人服务。

  在示范区,自动驾驶乘用车(Robotaxi)场景已实现全车无人场景商业化探索应用,累计服务乘客接近150万单,服务人次超206万,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智能网联巴士累计行驶里程近10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里程数近3000万公里;自动驾驶小巴已实现短途接驳,自动驾驶环卫车通过“自动驾驶+新能源”机械化作业保洁模式,对经开区共41条道路(总里程超100km)进行清扫,实现自动驾驶清扫车商业化应用突破。

  据悉,示范区积极推进云控平台二期建设项目,已完成基础服务系统升级,云控边缘、云控区域系统扩容,目前整体进度符合预期,预计第三季度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新增监管数据接入到全市统一的云控平台。

  聚焦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加快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

  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启动建设,打造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北京核心节点。公共数据训练基地试点正式启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研发和行业落地应用。国家脑健康公共数据平台正式揭牌,全市首个脑健康医疗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落地亦庄……7月4日,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高层论坛上,由北京经开区参与建设的多项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成果集中发布,为北京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流通枢纽和全球标杆提供坚实“亦庄力量”。

  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致力于在北京打造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的核心节点,建设全市数据流通安全传输通道和可信协作环境。公共数据训练基地试点,将大力建设政务数据训练网络环境和安全空间,推动政务数据授权供给机制,汇聚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助力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国家脑健康公共数据平台的落地,可有效促进医疗数据治理体系及分级分类等技术规范的建立,丰富医疗数据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推动疾病诊断、新药研发等医疗大模型落地应用。

  自去年11月10日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运行以来,北京经开区从构建体系、打造空间、强化政策等多维度发力,支撑北京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流通枢纽和全球标杆。

  3月29日,2024北京AI原生产业创新大会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成果发布会点亮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3000P智能算力,启用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推动高质量数据价值释放。同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打造AI原生产业创新高地的若干政策》发布,每年发放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券等,政策加持助力北京亦庄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4月19日,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第一期大模型训练营活动在北京经开区启动,为大模型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6月29日,北京·亦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方案正式发布,宣告北京亦庄将打造“人工智能之城”。同时,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与落地成果集中发布,亦智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院、北京AI原生产业加速平台揭牌成立,为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再添重磅政策利好和创新举措。

  “经开区持续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建设,通用云服务平台一期已经建设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数据资源承载量达到20P,后续将按需扩容。”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经开区已完成了数基建公司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正在推进车网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接下来,将继续通过一系列政策资源优势,为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再添新成果。

  聚焦政务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慧城市亦庄范本

  洒水清扫作业今日完成率目前是多少?是否有垃圾桶出现垃圾满溢等情况?临时景观的照明设施是否出现损坏?洒水清扫、户外广告、临时景观、垃圾箱监管、重大活动保障……打开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大脑系统,进入市容环境专题综合展示屏,映入眼帘的是一目了然的应用场景和清晰可查的作业数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大脑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数字化如何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全面支撑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北京经开区倾力打造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亦智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这是全市首个区级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平台具备多模型纳管、知识库运营、智能体汇聚、一站式监管、国产化适配等特点,目前已在8个重点应用场景率先落地。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企服务效率和温度,打造迎商中心数字人,化身经开区企业招商政策的“百晓生”,已落地“亦城客厅”,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和产业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打造智能政务小助手,实现咨询互动智能化、办事服务精准化、材料预审自动化,已上线97个事项咨询和人力资源、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事项智能办理,全面提升掌上政务服务体验。打造投诉举报智能客服场景,实现智能语音接待、多人同诉预警、外呼回访小结、调查报告撰写等,精准高效解决企业投诉举报问题。

  为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打造亦城慧眼城市治理场景,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支持4000多种要素和107种事件检测,率先实现29种事件全域自动巡查,目前荣华、博兴街道已率先在游商小贩治理、河道巡检、道路遗撒等城市治理中实现全流程闭环处置。

  ……

  随着大模型应用的不断深入,北京经开区将不断创新应用场景,在政策制定、统计咨询、税务服务、生态环境、档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全面支撑经开区各部门应用大模型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融媒体中心李玉凤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