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
区级
乡镇
(街道)
村(社区)
市级
部门
显示更多
政务服务> 办事指南
切换简洁版
基本信息
实施主体 | 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服务对象 | 自然人 |
事项类型 | 公共服务 | 办理形式 | 窗口办理、网上办理 |
受理条件 | 1.(一)明确失业登记范围。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乡劳动者,可在本市办理失业登记。本通知所指劳动年龄为年满16周岁(含)(全日制在校学生除外)至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明确失业登记地点。户籍地、常住地均不在本市的,可选择在本市参保地、就业地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网站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其中,参保地指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地点;就业地指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的地点。 《关于做好失业登记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京人社就发〔2020〕11号)2.材料齐全,真实有效。 | ||
办理时间 | 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分中心:工作日,上午08:30-11:30,下午13:30-17:00( 延时服务时间:工作日中午11:30-13:30,下午17:00-17:30;周六上午08:30-12:30(法定节假日除外,延时服务需预约)) 查看详情 | ||
办理地点 | 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分中心: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塔院胡同8号院一层综合窗口 查看详情 | ||
咨询方式 |
咨询电话: (010)66007070【展开】 咨询窗口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分中心: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塔院胡同8号院3号楼综合窗口。【展开】 |
||
投诉监督方式 | 投诉监督电话: (010)12345【展开】 |
||
基本编码 | 112011285003 | 事项编码 | 1111010200003779403112011285003 |
业务办理项编码 | 111101020000377940311201128500302 | 进驻大厅类型 | 专业分中心 |
权力来源 | 上级委托 | 网上支付 | 否 |
所属机构 | 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委托部门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联办机构 | 无 | 实施主体性质 | 授权组织 |
办理进程查询途径 | 现场查询: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分中心人事代理服务大厅: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塔院胡同8号院3号楼综合窗口 |
||
行使层级 | 区级 | 运行系统 | 市级自建(垂管) |
物流快递 | 否 | 办理方式 | 自办件 |
预约办理 | 无 | 数量限制 | 无数量限制 |
中介服务 | 无 | 权限划分 | 分条件办理(区街) |
通办范围 | 全市 | 特别程序 | 无 |
行使内容 | 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常住外来劳动力的失业登记。 | ||
无
序号 | 材料名称 | 材料来源 | 材料 必要性 |
数量要求 | 介质要求 | 表格及样例 下载 |
受理标准 | 提供材料 依据 |
其他要求 |
---|---|---|---|---|---|---|---|---|---|
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 政府部门核发来源说明> | 必要 | 原件1份(原件仅供查验) | 结果文书类;纸质 | 样例下载 | 1.照面清晰完整;证件在有效期内;身份信息与本人身份证信息一致 2.确认材料是否按照办事指南中所列格式提交【展开】 | 一、提高均等化水平,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 (三)在常住地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均可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公共就业服务。其中,处于无业状态的常住外来劳动力,可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所在地的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享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及时办理就业登记。《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京就发〔2019〕1号)【展开】 | 【展开】 |
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 政府部门核发来源说明> | 必要 | 原件1份(原件仅供查验) | 结果文书类;纸质 | 样例下载 | 1.照面清晰完整;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号码与公民身份号码应当一致;严重损坏不能辨认或者照片与本人相貌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的,当事人应当补领新的社会保障卡或者提交有效的临时社会保障卡。 2.确认材料是否按照办事指南中所列格式提交【展开】 | 一、提高均等化水平,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 (三)在常住地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均可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公共就业服务。其中,处于无业状态的常住外来劳动力,可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所在地的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享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及时办理就业登记。《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京就发〔2019〕1号)【展开】 | 【展开】 | |
申请材料总要求 | 无 |
无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办理结果 |
---|---|---|---|
申报/收件 | 0个工作日 | 申请人 | 1.申请通过的进入受理环节;2.申请不通过的,一次性告知原因 |
审查标准 1.一、提高均等化水平,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 (三)在常住地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均可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公共就业服务。其中,处于无业状态的常住外来劳动力,可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所在地的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享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及时办理就业登记。《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京就发〔2019〕1号)2.材料齐全,真实有效。【展开】 |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办理结果 |
---|---|---|---|
受理 | 0个工作日 | 综窗人员 | 1.材料齐全且符合标准的可受理;2.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标准,一次性告知原因,返还材料 |
审查标准 有效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真实有效【展开】 |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办理结果 |
---|---|---|---|
决定 | 0个工作日 | 综窗人员 | 失业登记 |
审查标准 (一)明确失业登记范围。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乡劳动者,可在本市办理失业登记。本通知所指劳动年龄为年满16周岁(含)(全日制在校学生除外)至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明确失业登记地点。户籍地、常住地均不在本市的,可选择在本市参保地、就业地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网站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其中,参保地指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地点;就业地指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的地点。【展开】 |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结果名称 |
---|---|---|---|
发证 | 0个工作日 | 综窗人员 | 1、失业登记 |
送达方式 | |||
---|---|---|---|
![]() |
无
失业登记 | |
结果名称 | 失业登记 |
---|---|
结果文书类型 | 登记表 |
结果样本 | 办理失业登记结果样本.jpg |
有效时间 | 无时限 |
无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
依据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
发布号令(文号) |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展开】 |
【部门规章】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
发布号令(文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2014年、2015年分别修订)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二十五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展开】 |
【部门规章】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部发〔2009〕116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六、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全面执行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包括免费服务制度、统筹管理制度、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和专项服务制度等。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建设,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健全服务岗位工作考核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为各类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统一实行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和服务场所标识。【展开】 |
【部门规章】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部发〔2010〕75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八)准确记录劳动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并支持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直接打印相关记录。【展开】 |
【部门规章】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
依据名称 |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部发〔2012〕103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实施统一的基本服务免费制度、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大型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制度、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就业信息监测制度等各项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展开】 |
【规范性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 |
制定机关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部发〔2014〕97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三、拓宽就业登记信息采集渠道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做好相关信息的比对核验,不断创新和拓宽就业登记信息采集渠道。要巩固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成果,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一柜式”服务转变,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理”的工作模式。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实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劳动用工备案的,以及劳动者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相关信息经确认后录入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展开】 |
【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 | |
制定机关 | 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
---|---|
依据名称 | 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 |
发布号令(文号) | 京就发〔2019〕1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一、提高均等化水平,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 (三)在常住地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均可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公共就业服务。其中,处于无业状态的常住外来劳动力,可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在常住所在地的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享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及时办理就业登记。【展开】 |
【部门规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的通知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
---|---|
依据名称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的通知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厅发〔2020〕3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三、规范失业登记受理审核 劳动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表样见附件1),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失业原因,并由本人对填写信息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其中,内地(大陆)居民的有效身份证件指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台居民的有效身份证件指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各地可采取劳动者书面承诺的方式,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失业登记,以适当方式主动反馈办理结果。必要时可对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失业状态等进行审核。其中,个人身份信息可通过与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比对核实;失业状况可通过与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等系统比对核实。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通过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无法通过上述途径核查的,可采取工作人员调查方式予以核实。【展开】 |
是否收费:否
1、常住外来劳动力如何进行失业登记? |
---|
登录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官网即可办理。 |
指南分享
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京ICP备0506093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8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640 京ICP备05060933号
运行管理: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