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办事指南
纪太务村
切换简洁版
基本信息
实施主体 | 纪太务村 | 服务对象 | 自然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会组织法人、非法人企业、行政机关、其他组织 |
事项类型 | 公共服务 | 办理形式 | 窗口办理 |
受理条件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二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 ||
办理时间 | 平谷区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日09:00-17:00,(延时服务时间:工作日上午08:30-09:00,下午17:00-17:30,周六09:00-13:00(法定节假日除外,延时服务需预约)) 查看详情 | ||
办理地点 | 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纪太务村政务服务站: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纪太务村大街93号社保1窗口 查看详情 | ||
咨询方式 |
咨询电话: (010)60916710【展开】 咨询窗口地址: 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马各庄南街83号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咨询窗口【展开】 |
||
投诉监督方式 | 投诉监督电话: (010)12345【展开】 投诉窗口地址: 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马各庄南街83号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咨询窗口【展开】 |
||
基本编码 | 002014101001 | 事项编码 | 11110226000113478D500201410100111110226000113478D07 |
业务办理项编码 | 11110226000113478D500201410100111110226000113478D0701 | 进驻大厅类型 | 政务服务中心 |
权力来源 | 上级委托 | 网上支付 | 否 |
所属机构 | 纪太务村 | 委托部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联办机构 | 无 | 实施主体性质 | 法定机关 |
办理进程查询途径 | 现场查询: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马各庄南街83号夏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 电话查询:(010)60916710 |
||
行使层级 | 村(社区)级 | 运行系统 | 无 |
物流快递 | 否 | 办理方式 | 自办件 |
预约办理 | 电话预约:(010)60916710 | 数量限制 | 1 |
中介服务 | 无 | 权限划分 | 无 |
通办范围 | 全镇(街) | 特别程序 | 无 |
行使内容 |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 ||
必须现场办理原因说明 | 需提供或领取相关资料 |
无
序号 | 材料名称 | 材料来源 | 材料 必要性 |
数量要求 | 介质要求 | 表格及样例 下载 |
受理标准 | 提供材料 依据 |
其他要求 |
---|---|---|---|---|---|---|---|---|---|
一 | 此事项无需提交材料 | 其他 | 非必要 | 复印件1份 | 其他;电子 | 不涉及 | 无【展开】 | 无【展开】 | 【展开】 |
申请材料总要求 | 无 |
无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办理结果 |
---|---|---|---|
申报/收件 | 0个工作日 | 申请人 | 实时查看或由工作人员受理问题 |
审查标准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二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展开】 |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办理结果 |
---|---|---|---|
受理 | 0个工作日 | 综窗人员 | 受理问题 |
审查标准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二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展开】 |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办理结果 |
---|---|---|---|
决定 | 0个工作日 | 综窗人员 | 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及法规 |
审查标准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二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展开】 |
办理步骤 | 办理时限 | 办理人员 | 结果名称 |
---|---|---|---|
发证 | 0个工作日 | 综窗人员 | 1、开展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
无
开展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 |
结果名称 | 开展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
---|---|
结果文书类型 | 其他 |
结果样本 |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结果文书.docx |
有效时间 | 无时限 |
无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
依据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
发布号令(文号) |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 发布;(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展开】 |
【行政法规】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依据名称 |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 |
发布号令(文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0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十五条: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下列服务,不得 收费:(一)人力资源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培训等信息发布;(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 (三)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法规咨询。【展开】 |
【部门规章】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
发布号令(文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2014年、2015年分别修订)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二十五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 (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展开】 |
【规范性文件】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的指导意见 | |
制定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的指导意见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部发〔2018〕77 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二十一)做好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选树一批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典型城市,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街道(乡镇)和县(区、市)建设,大力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支持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展开】 |
【规范性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的通知 | |
制定机关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依据名称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的通知 |
发布号令(文号) | 人社部发〔2021〕80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完善重点群体主动服务机制,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确定的重点群体,主动联系,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孵化、政策落实等服务。健全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制定重点企业清单,设立联络服务专员,通过有针对性的招聘服务,努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提前介入指导稳岗,同步为被裁减人员提供就业帮扶。【展开】 |
【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 | |
制定机关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依据名称 | 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 |
发布号令(文号) | 京就发〔2019〕1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十)拓展多渠道服务。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政务服务机构,建设“15分钟服务圈”,合理设置经办窗口,设立自助服务区域,改善线下服务体验。建立起实体网点、互联网平台、移动终端、自助终端、咨询服务电话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促进同一服务事项多渠道可受理、任一方式可办结,促进线下实体网点服务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扩展服务供给渠道,将更多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向社会组织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购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援助、心理咨询辅导、招聘活动组织实施等公共就业服务,免费向服务对象提供。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参与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展开】 |
【规范性文件】关于印发《北京市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细则》的通知 | |
制定机关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依据名称 | 关于印发《北京市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细则》的通知 |
发布号令(文号) | 京人社职介发﹝2018﹞153号 |
法条(具体规定)内容 | 第二条 为促进劳动者合理流动和稳定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依托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职业介绍服务子系统(以下简称“业务系统”),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主动开展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采集与发布、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匹配推荐、跟踪回访等就业服务,并实现与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服务等相关服务业务的紧密衔接。【展开】 |
是否收费:否
1、现场咨询就业政策不是本人,代替别人咨询较多 |
---|
耐心告知传达无误,告知联系方式 |
指南分享
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京ICP备0506093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8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640 京ICP备05060933号
运行管理: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